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随着政策、技术、资金等各项微观条件的不断完善,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重点行业及龙头企业的发展速度将快于产业平均水平。有关节能环保产业利好的政策接踵而至,已让不少投资人士“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节能环保产业下一个投资机会在何方?
财税将发力促节能环保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面对这一难题,财税的“有形之手”将发力。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日前表示,在针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税收政策方面,将采取税收激励与税收惩罚相结合、减税改革与增税改革相结合、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方式。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造环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政府要做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促进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等工作。
根据《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到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据财政部了解到,目前有关生态环保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环保预算投入、政府采购和排污权交易机制;税收机制主要是通过征税限制和税收优惠引导来实现。对此,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副司长谢极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实际进度落后于目标,接下来国家面临巨大减排压力,将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市场化是环保产业发展关键
节能环保产业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际上,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资本市场化程度并不高。中投顾问产业研究部经理郭凡礼分析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节能环保产业属于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进入存在一定风险,投资者较为谨慎;另一方面,整个产业发展还是主要以国家层面为主要推动力,产业发展和产业资本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资本市场化进程相对缓慢。
当前,各方对环保产业市场的前景空间已经达成共识,但美好的预期如何转化为现实的市场机会仍有待探索。日前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的2013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上,众多环保上市公司负责人围绕“危机与转机:中国环境的冲击与应对”这一主题,从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及如何挖掘市场潜力等方面集思广益。
针对环保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司长熊跃辉则坚持市场化的观点。他表示,环保产业现在不缺资金,有大量的社会资金可以投入,很多事情都可以市场化。“例如,环境审核工作就可以尝试走市场化的路子。”熊跃辉说。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文一波以法国和日本为例,说明了市场化对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PPP(公私合作关系)对环保产业具有促进企业间竞争使其成长的作用。“因为本土市场的开放,法国的环境服务业在全球都占有领先地位。日本经济很发达,很多环保制造领域也是很先进,但是因为市场开放度或者是服务业市场开放度比较低,日本的环境服务业竞争力就很有限。”文一波说。
谈到我国的环保产业,文一波则表示,我国环保产业能够跨越式发展,也是PPP开放以后的结果。从现实情况看,PPP包含很多种要素和合作模式,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与政府合作?文一波也对此提出了建议:“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要做投资,PPP也可以做服务,民营企业可以培养轻资产方面的服务能力,如果有合适的项目,我建议跟有投资能力的企业合作。”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仰则表达了对于第三方治理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方面的希望,但是他同时也表示,第三方治理的关键责任还是要由政府来承担。
应鼓励民资进入节能环保领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原则。这些改革的信号为亟待政策突破、需求扩展的环保产业带来重大利好。
当前,中国已经到了必须通过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老百姓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保已经凸显为重要的民生问题。政府已认识到协调好、平衡好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并正多方发力,以在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环境。一方面,鼓励民营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也愿推动节能环保产品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更多走向世界,向各国开放。
有专家分析认为,民营资本进入节能环保领域,需要政府加以规范和引导,良好的顶层制度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后续发展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政府对民营资本设立环保企业的项目立意、资金投入、技术能力等方面均要有所规范。同时避免民营企业的恶性竞争,除了设置一定的进入门槛,规范企业行为,避免企业盲目进入、盲目上马项目、盲目发展。此外,还要对区域内企业数量、产品等有所考虑,引导企业加强科技投入,避免同质化竞争。
此外,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目前还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在绿色经济的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而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相关的节能环保技术已经相对成熟。随着中外工业领域合作的持续深入,中国正在尝试在低碳技术领域开展共同研发的项目,以节约技术研发成本和时间。而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自身先进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经验,在中国的节能环保领域提供广泛的教育培训、能力建设、经验传授、绿色理念的指导等支持。随着全球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增大,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国际合作对培育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