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环保法目前并无涉及环境责任险相关条款的法规,而企业在遇到环境污染问题时,往往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从而抑制环境责任险的推进。”6月17日在京召开的日内瓦协会第7.5届国际责任保险大会上,国家环保局宣传教育司副司长贾峰为与会者“把脉”目前国内环境责任险推广不力的症结所在。
据了解,去年4月深水地平线石油钻井平台着火引发英国石油公司大规模漏油事件,并连带产生巨额追偿索赔,加之近期全球各地频发各种环境污染事件,环境责任险愈加引起世人关注。慕尼黑再保险高级顾问InaEbert表示,这是一起改变市场的事件。英国石油公司不仅面临数以千计诉讼,该事件对于美国《石油污染法》(OPA)也产生巨大影响,该法有可能将赔偿限额由7500万美元显著提高到100亿美元左右,甚至可能取消追溯期限制。
而在中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环境污染责任险的条款出台,但近一段时间又处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期。据瑞士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兼中国财产及意外险负责人陆勤介绍,目前中国的环污事件平均每两天就发生1起,环保部门有时一天要同时处理7起以上事件,且事件处理期常常持续2-3个月。根据统计,2004年中国全年的环污事故不过62起,到2009年就已高达170起,总体呈上行走势。
究其原因,陆勤解释道:“发达国家在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中是分阶段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中国却在近二十多年来多区域、多方面及多形式的环境风险相对集中爆发,从而导致近几年明显出现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的态势。”
但目前中国环境责任险市场仍发展较慢,贾峰表示,全国目前只有1600多家企业购买此险种,其中生产型企业更只占11%左右。而陆勤表示,目前的环境责任险相关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国家环保部与保监会《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现有法规虽不少,但现实中重大污染之后该如何赔偿却无法可依。且利益相关的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普通受害者无力维权。而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社会现状下,企业存在侥幸心理,不愿花钱买责任险,企业本身的风险管控能力也亟待提高。环保监管部门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试点环保责任险以来近五年时间,进展也较为缓慢,而在技术层面,相关评估标准和理赔标准不完善,保单品种很难满足多层次需求。
不过贾峰表示,美国针对环境责任险的超级基金法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国家环保部已就这一专题进行了调研,当然并不意味着会立即出台类似法规,不过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超级基金法”,再有,推动环境责任险市场的发展,不光要靠环保部一家,更需来自企业、保险公司、研究机构的协同配合,并建立“统一战线”。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