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汇聚社会力量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会议认为,在交通、环保、医疗等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并依据绩效评价给予合理回报,是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
打造未来经济新增长点 PPP将成环保政策核心模式
各地火热推进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望获得更多政府支持。来自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公共服务领域PPP模式的推进将提速。
当前,关于PPP的政策进入密集发布期。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发布多项与PPP有关的文件,各地也纷纷推出地方的示范项目和规范指引。财政部财科所研究员孙杰指出,“此次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推广PPP项目的举措,不少在前期各部委文件中出现过,但梳理汇总在一起释放出政府加大对PPP项目支持的强烈信号。”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广PPP模式的时代,各类资本正跑步进军环保业。
PPP政策持续加码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该模式下,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5月13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广PPP模式,以竞争择优选择包括民营和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扩大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并依据绩效评价给予合理回报。业内人士指出,PPP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改革举措,在经济下行压力和地方债务负担较大的背景下,PPP项目有望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载体,预计后续PPP推广支持政策还将继续加码。
按照财政部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明确了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知名证券研究所推测,今年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支出约是14.6万亿元,以10%来算的话有1.46万亿元可以作为PPP的财政补贴。已披露2015年PPP项目达到1550个,计划投资总额已经突破2.2万亿元,其中环保项目超过239个,总投资超过1270亿元。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政府关于PPP政策红利就在不断加码,地方也在积极响应,不断推出地方的示范项目和规范指引。各省公布2015年PPP项目计划投资总额已突破万亿元。
而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推出的规范项目中,环保领域都是重头戏。在去年12月,财政部公布的首批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约1800亿元。其中涉及环保领域的项目就占了一半,具体业务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环境综合整治。
变现政策红利
可以预见,环保将成为2015年“十三五”规划大主题下最确定、范围和资金容纳程度最大的主题,环保行业新一轮的投资周期即将开启。较低的运营成本和庞大的市场规模,都为环保PPP模式的推广提供了条件。
来自美国环保部门此前的估算数据显示,环境基础设施的运营成本,私营企业要比公共部门低10%—20%。世界银行曾根据潜在市场竞争能力、设施所提供服务的消费特点、收益潜力、公平性和环境外部性等指标,定量分析了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相关环节的市场化能力指数。同时,根据国际经验,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例达2%—3%时,环境质量才可得到明显改善。过去10年,我国这个比例始终低于2%,其中有8年低于1.5%。一系列数字表明,环保产业巨大的市场,为PPP发展带来了契机。
然而,在过去一年,政策力推治污,但环保企业的业绩并未全面转好。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在A股发布业绩报告和预告的24家环保类公司中,5家公司预计2014年全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多数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在50%以内。
事实上,对于环保企业来说,要想真正通过PPP兑现政策红利,还需要政府给予更多价格、税收和金融政策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在价格方面,如何尽快完善环境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是关键。如何加快完善我国环境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加强实施环境服务价格(如水价)成本公开与核算,如何明确环境服务定价机制及价格构成、调整原则,包括规定环境服务成本的审核、价格调整的启动条件和可以纳入的调整因素等,这些都是下一步要做的。
在税收方面,又是否可以加大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取消对城市供水行业3%增值税;减免环保企业的房产税、土地税;对环保企业统一实施10%—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等。
而对于水务、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项目,要想实施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融资,又是否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抵押”的方式,无需其他担保与抵押,以改变项目融资难的困境?以上种种,都是在环保PPP项目推广过程中,企业面临的几大难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取决后续项目落地中政府的态度和表现。
6只环保股享超级大餐
显然,PPP将是环保行业政策的核心模式。在日益严峻的环保治理需求与地方政府捉襟见肘的财务困境的矛盾情形下,PPP模式成为最佳解决模式,市场普遍预计PPP将是环保行业较长时间内的核心政策内容。近日国务院常委会议亦提出在环保、养老、交通等多领域推广PPP模式,同时政策、融资支持将进一步加大。
各类资本加速进入,深度参与。在PPP模式下,大额订单集中释放,其体量和规模对整体规模偏小的环保公司而言难以很好匹配,如大额融资需求、政府谈判能力、订单获取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各类资本嗅到环保PPP模式下的巨大市场,纷纷寻求各种渠道进入。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其他行业转型环保的案例超过10家,包括大连控股、启源装备、天保重装、南钢股份等企业通过并购、资产置换和设立基金等方式迈入环保行业;另外,万邦达、盛运环保、先河环保等5家环保公司今年新设产业并购基金(合计规模超过100亿元)与各类资本深度合作。
跨越式成长:加杠杆、高速扩张。PPP政策推动大额订单集中释放、与资本深度结合后融资能力大幅提升(加杠杆),正如我们经常强调的,这是环保行业最大一轮、也是最后一轮跑马圈地,把握这一波机会的企业将实现跨越式成长:订单规模提升带动收入、利润规模增长,同时PPP模式下的后续经营期则为企业锁定相应地区未来持续的环保需求。
新成长阶段:PPP模式下,资本深度介入、跨越式成长。过去几年环保公司的高成长,多来源于所在的细分领域在政策驱动下迎来订单快速释放带动业绩高成长,环保股投资逻辑的演绎通常为未来可能出台的重磅政策及预期,寻找最为受益、最被加速的成长细分领域及龙头公司。而新成长模式下,与资本的结合能力、管理层品质、项目执行能力等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看好与资本良好结合、管理层优异、战略布局清晰的行业龙头公司,如高能环境、桑德环境、碧水源、瀚蓝环境等,建议关注预期差较大的地方国有平台,如中原环保、江南水务等。
(本文资料来源:新华网、凤凰财经、中国经济导报、证券时报网)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