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之家讯:hbzhan内容导读:近期,江苏省中青年人才创业促进会能源环保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江宁开发区召开。多位专家在会上表示,中国环保市场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企业不妨把目光投向前景广阔的土壤修复、固废处理等领域。
环保市场不容小视
能源需找新出路
“近期大规模的雾霾事件,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能源发展急需找到新出路。”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俞燕山说,中国是全球第一能源消耗大国,消耗量占全球20%,但能源消耗效率不高,单位GDP能耗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能源结构极不合理,煤炭比例占68%,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7%,全世界除了波兰、中国,几乎已经找不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当前,全国煤炭消费强度最大的地区依次为上海、天津、江苏、山东、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耗结构,造成了很多环境问题。同时,中国还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占全球的四分之一。我国2020年的目标是把煤炭消耗减少到60%以下,天然气占比要提高到10%以上。
“改革开放30年,我们走完了西方大多数国家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出现‘未富超标’现象,我国能源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居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也超过了许多欧盟发达国家,如果不实现低碳能源,不抓紧进行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能源革命,我国的能源出路和回旋的余地很小很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曾对我国未来进行了预测。
中国必须要实现向低碳能源的转变,必须抓紧进行清洁化和低碳化的能源革命,事实上,这也恰恰暗合了世界能源发展的节奏。
李俊峰表明,“我们即将迎来第四次能源变革,它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是构建适合人类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的新兴能源体系。第四次能源变革促使人类利用清洁、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体系,推动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污染治理市场扩容在即
日前获悉,目前国务院已责成环保部牵头,就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全国水污染防治和全国农村环境保护三项内容,拟定有关行动计划。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相关行动计划的出台,我国大气、水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领域的市场空间,将在政策刺激下进一步扩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建议企业要及时发现“PM2.5问题”背后的广阔市场。他说,预计到2015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这与国际走势不谋而合,当前美国环保产业总产值已占全球三分之一强,德国预计到2030年,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超过汽车产业。
脱硫脱硝治理是关键,脱汞即将推广
雾霾的频繁来袭让国家和各地政府不得不为烟气治理花费重金。不论是政府的资金投入还是政策的利好,都在为脱销市场添加持续沸腾的燃料。
环保商机来袭,孟伟建议认为,排放脱硫、脱硝,这是治理大气污染的重点,解决PM2.5问题的关键。目前国家已在给脱硫、脱硝发补贴,下一步还将推广到脱汞。
近日国务院于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5年大气污染防治勾划出一幅明晰的路径图。
《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其中特别强调了“新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由此看来,国家进一步坚定了加大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力度的决心,同时明确把加快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除尘改造放到了重要位置,并提出了新的特别排放限值,为大气治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就目前国内脱硫、脱硝、除尘市场来看,脱硫、除尘设备五花八门,并且技术参差不齐、良莠不齐,而脱硝技术近年来刚刚兴起,并非十分成熟,许多环保项目并未设置脱硝设施。随着《行动计划》的出台,国内一些重点行业现有部分简易脱硫、除尘设备无法达到新的排放指标,必然要对现有的脱硫、除尘设备加大力度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以及增设脱硝设施。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和脱硫、脱硝、除尘设备的需求量将出现大幅增加,而高效的脱硫脱硝装备及各种脱硫剂、催化剂将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除尘领域,各种高效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仍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在环保监测仪器方面,随着国家对PM2.5的治理和监控,国内PM2.5监测仪器等产品将有良好的销售前景,这就为环保装备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环保部正就《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中提出到2015年的目标是:涉汞行业要基本实现汞污染物的全过程监控,含汞废气、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到2020年,含汞废物得到全面控制,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高志永牵头的专家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总的汞消费量大概在1000吨左右,约占世界总量的50%,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用汞产品和涉汞工艺为乙炔法PVC生产、体温计、电池、血压计和电光源等仪器仪表和试剂。除此之外,采选矿、燃煤、钢铁、有色、水泥、化工等支柱行业也大量涉汞。
生态修复巨大市场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已修订了土壤修复等法规,企业可重点关注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的生物修复、综合修复,原位修复等领域。
环保部近日印发《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等环保国家标准,其中针对全国1500多个矿区在水、大气和土壤等领域的生态修复问题提出了具体技术规范。这是继今年3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的又一政策力举。
分析指出,矿山生态修复涉及面广,单体投资规模巨大,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介入其中。据市场测算,以目前矿山土地复垦每平方米100元到200元的综合投资测算,全部200万公顷的受破矿区土地要修复,将带动的总体投入将达上万亿元规模,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从政府投入角度来看,中央和地方政府逐年加大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2011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和地方财政合计投入72.12亿元,是2006年的2.66倍。
近日,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透露,环保部正在牵头编制清洁水行动计划和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有理由期待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也将出台。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用于全国污染土壤修复的中央财政资金大约有300亿元。而按照业内人士分析,这300亿元主要起表率作用,最终的结果是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资本,最终土壤修复市场有望达到万亿元。
固废处理整装待出
还有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领域是固废处理,要重点发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生物处理技术,推广生活垃圾预处理装备等。
据了解,我国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增长率近几年保持在10%以上,垃圾处理成为必须要解决的事情。根据环境保护部“十一五”规划,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60%以上。
受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激励,仅2008年11月就有总投资约6.8亿元的城投控股青岛垃圾发电项目开工建设,以及总投资约2.4亿元的秦皇岛西部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和投资6.8亿元的咸宁市垃圾焚烧发电等固废处置项目签约。
为了缓解垃圾处理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众多城市已经向城市居民和城市暂住人口按户或按人征收生活垃圾处理费,所征费用全部用于支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而政府也对垃圾处理企业制定了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垃圾处理企业按量给予补贴和实施所得税三免三减半等。《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全国环保投资需占GDP的1.35%,据国家环保部测算,“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环保投资达1.37万亿元。而“十二五”规划初步确定下一个五年计划里中国环保投资将超过3万亿元,预计“十二五”期间垃圾处理投资也会翻倍。
多重努力之下,预计2015年和2020年中国垃圾处理率将上升到80%和85%,以100元/吨计算补贴,即便忽略堆肥、沼气发电等资源利用的情况下,2015年和2020年中国垃圾处理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266亿元和423亿元,与2010年120亿元的估计值相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和13%。
在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面前,中国垃圾处理市场竞争已经拉开序幕。美国废弃物管理公司、法国威立雅环境服务、新加坡创冠环保等国际垃圾处理巨头通过设立分公司或参股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孟伟评价,目前,长三角地区环保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以宜兴、盐城、苏州、南京等城市为核心的环保产业集群。江苏和浙江环保产业规模占全国第一、第二位,但还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加速发展。环保之家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环保,环保用品,净化,空气净化,环保净化品牌的装修知识点和各种环保净化的导购与在线购买服务,拥有最便宜的环保净化价格和最优质的售后服务,每天都有秒杀的抢购活动哦!敬请登陆环保之家:http://huanbao.jc68.com/